李晓成(北京)

发布者:中国兽医协会发布时间:2021-12-08阅读次数:


姓  名:李晓成出生年月:1962.4 
性  别:民  族:汉族
工作单位: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最高学历:本科
工作时间(年):32职  称:研究员
何时何地受何奖励
1、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政府特殊津贴第(98)3260033号)

2、2016年度获得全国农业先进个人称号。

3、水貂阿留申病对流免疫电泳用的传代细胞诊断抗原制备和试用获国家科技成果奖第4名(1991年,007429)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蓝舌病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13-3-027-3)

5、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2005-J-203-1-01-R10)。

6、水貂阿留申病对流免疫电泳用的传代细胞诊断抗原制备和试用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5名(1988年,880431)

7、甘肃省动物蓝舌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分离鉴定获甘肃省畜牧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91089-08)

8、酶联免疫吸收试验诊断蓝舌病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930601-03)

9、湖北省牛流行热诊断与防治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943156-02)

10、规模猪场疫病流行情况的调查及综合防制模式的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2006210047-3-03)

11、禽流感系列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JB2006-2-6-9)

12、猪主要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与混合感染综合防治技术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2015年,KJ2015-D2-011-04)

13、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6年,JB2016-3-5-R02)
兽医行业主要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工作单位所从事专业领域及岗位
1985.7-1987.7农业部动物检疫所,病理生化室研究实习员,从事动物病毒学研究工作
1987.7-1990.9农业部动物检疫所,病毒室研究实习员,从事动物病毒学研究工作
1990.10-1996.10农业部动物检疫所,第三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从事动物病毒学研究工作
1996.11-2001.5农业部动物检疫所,中心仪器室副研究员,从事动物病毒学研究工作
2001.6-2011.11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动物流行病学监测室研究员,从事动物流行病学研究工作
2011.12至今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畜病监测室主任专家,从事家畜疫病防治技术研究
主要成绩/成果取得时间
水貂阿留申病对流免疫电泳用的传代细胞诊断抗原制备和试用获国家科技成果奖(007429-04) 1988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蓝舌病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3-3-027-3)1991
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J-203-1-01-R10)19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脂肪细胞膜蛋白单体对猪脂肪代谢调控研究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5
甘肃省动物蓝舌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分离鉴定获甘肃省畜牧业科技进步二等奖(91089-08)1991
酶联免疫吸收试验诊断蓝舌病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
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重点基金云南省主要猪种蛋白质营养代谢及饲料优化利用技术研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
湖北省牛流行热诊断与防治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943156-02) 1994
规模猪场疫病流行情况的调查及综合防制模式的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210047-3-03)2006
禽流感系列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JB2006-2-6-9)2006
猪主要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与混合感染综合防治技术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KJ2015-D2-011-04)2015
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JB2016-3-5-R02)2016
社会效益及影响力
通过近32年的工作,在禽禽重大疫病调查、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方面获得国内同行业高度认可,现为农业部重大动物疫病定点联系小组成员、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专家、农业部五届兽药(生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兽药GMP检查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市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候选人先进事迹
 1.国家动物防疫基建项目(1996~2004年)
           农业部动物检疫所生物制品中试车间项目,1998年获得山东省畜牧局颁发的5年期“兽药生产许可证”(鲁兽药生产证字050号);国家动物血清库、国家诊断液制备中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并稳健运行;国家流行病学中心监测试验室项目,在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2.重大动物疫病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研究(1996年至今,按时间顺序整理)
           (1)蓝舌病。对引进的24个血清型的蓝舌病(BTV)标准毒株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开展了国内BTV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诊断抗原制备、ELISA和琼脂扩散试验方法等研究;联合山东、江苏、湖北等省份进行了蓝舌病专项课题研究,基本摸清了我国蓝舌病的主要血清型(1型、16型)及其流行特点;
           (2)鹿茨城病、水貂阿留申病。开展了诊断技术、病原分离鉴定、病毒生物学特性鉴定及诊断抗原制备等研究。
           (3)猪群“无名高热”疫情流行病学调查(2001~2004年)。先后提交了关于猪副红细胞体病、猪圆环病毒2型、猪蓝耳病、猪瘟等疫病专题调查报告3份;
           (4)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及防控技术研究(2004~2006年)。我国陆续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期间主持完成了全部禽流感疫点及周边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监测、病原分离及相关研究工作,向部畜牧兽医局提交专题报告6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建议。
           (5)猪群“高热综合症”流行病学监测(2005~2008年)。主持完成了猪群高热综合症”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开展了流行病学、病原学、分子流行病学等研究,先后向部兽医局提交专题工作报告5份,为有效防控2006年以来肆虐我国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发挥了关键技术支撑作用。
           (6)口蹄疫防控研究(2003年至今)。持续监视我国口蹄疫疫情流行情况,建立并完善了快速病原学、血清学检测技术体系。2009年,我国武汉、上海等地发生A型口蹄疫疫情期间,开展了河北、江苏、浙江等五省份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并对国家动物血清库中保存的2002年以来的牛血清样品进行了追溯性检测,就该病可能的来源、感染面、扩散情况等进行了专题研究,提交工作报2份。
           (7)家畜疫苗临床应用效果评估(2009~2014年)。建立了疫苗外源微生物(BVDV、PCV2、支原体等)检测技术,建立了猪瘟细胞苗和淋脾苗鉴别技术、疫苗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开展了口蹄疫、猪瘟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临床应用调查,对猪瘟等活疫苗外源微生物污染(掺假)进行连续监测,累计向农业部兽医局提交工作报告5份,客观上为提升我国强制免疫用疫苗质量及临床免疫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
           (8)猪群腹泻疫病流行病学调查(2011至今)。开展了猪群腹泻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及研究,清晰界定了病原、病因,掌握了首要致病原PED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感染强度、流行强度及疫病流行动态等,开展了系统的病原学研究,先后向部兽医局提交工作报告4份,间接推动农业部出台《生猪腹泻疫病防控技术指导意见(试行)》。
           (9)牛羊疫病流行病学监测及防控(2013年至今)。及时启动了牛病毒性腹泻等主要反刍动物疫病调查、监测及防控技术研究,建立了口蹄疫、蓝舌病、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等疫病的快速病原学检测技术体系,开展了3轮次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掌握了疫病种类、流行强度、发病类型等流行病学信息。
           (10)猪群疫病调查、监测、预警及防控(2005年至今)。开展了猪群疫病监测(诊断、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系统建立起包括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1型、2型及变异株)、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猪胸膜肺炎、猪流感、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等主要猪群疫病以及猪博卡病毒等新发病的快速诊断、检测技术平台,能有效对临床中出现的“繁殖障碍”、“高热”、“呼吸道”、“腹泻”等症候群发病病例进行快速病原、病因确诊;主要猪群疫病流行动态监测、预警,持续开展猪群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工作,在此基础上适时在国内率先启动了猪群疫病的动态监测及预警研究,建立了相关相关指标体系,及时掌握疫病种类、流行时间、区域、流行强度、主要致病原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感染类型、发病类型、疫病流行动态等,累计向部兽医局提交专题工作报告40余份。
           (11)主持完成科技部、农业部相关科研课题7项。①十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与应用”子课题—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2002BA514A-15-3),②“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口蹄疫防控技术研究课题(2004BA519A41)子课题—口蹄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与监测工作,③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病学研究(2007BAD86B05),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断技术研究 (2007BAD86B03)子课题—多病原混合感染试剂盒研究,⑤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学研究(2007BAD86B04)子课题—我国部分地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学研究,⑥基础性专项畜禽重要疫病流行病学调查(2012FY111000)子课题—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及蓝舌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⑦农业部“948”项目2项——伪狂犬病基因表达抗原和鉴别诊断技术、蓝舌病检测技术研究( 982070)。
           (12)动物疫病诊断、防控技术研发及转化。主持开发了“牛羊蓝舌病琼扩抗原”、“ 鹿茨城病和水貂阿留申病诊断抗原”、“猪伪狂犬病抗体免疫金标检测试纸条”,并获得新兽药证书。仔猪副嗜血杆菌(4、5、13型)三价灭活疫苗研究,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已申报新兽药注册,并已顺利实现技术转让。
           (13)标准(技术规范)制修订。《伪狂犬病诊断技术》GB/T 18641-2002、《茨城病和鹿流行性出血病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NY/T 542-2002,《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技术规范》NY/T 770-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规范》NY/T 771-2004,《牛白血病防治技术规范》,《牛出血性败血病防治技术规范》,《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高致病性猪蓝耳病RT-PCR检测技术 》DB33/T 822-2011。
           (14)专著。出版2000版《哺乳动物、禽和蜜蜂A、B类疾病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2004年)、《猪群疫病防治技术》(2015年)、《动物疫病调查与监测:方法和应用》(2016年),参编《兽医流行病学》(2010年)。
3.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
           (1)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2001~2004年,为全国31个省份培训基层(县/市/区)专业技术人员798人次,切实提高了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对动物疫病的诊断、识别能力,为建立流行病学调查体系和开展相关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2)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通过近12年努力,建立了猪群疫病流行动态监测预警技术平台(团队),该平台(团队)核心成员12人,涵盖14个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科研院所、25个省份近1600个规模猪场,基本实现了对我国猪群疫病的动态预警。2002年以来,培养硕(博)士研究生70余人,大多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